湖南农民考察报告

毛选第二篇

Posted by Kimi641 on June 21, 2018

前言

本文成文于1927年3月。1月至2月,中国政府从英国手中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租借。4月爆发了清党事件,6月日本出兵青岛,8月爆发南昌起义,9月秋收起义。

正文

本文开篇就声明农民运动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矫正,其次还预言在短时间内就将有几万万的农民将加入到革命中来,如不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产生恶劣的影响。

湖南农民运动是当时农民运动的中心,而其存在的原因会在之后的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何能存在》中阐述,而对农民运动的信心则会在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中说明,这里先放在一旁。

湖南农会组织在27年一月时已有200万的会员,而算上家庭人数领导的群众则将近1000万人。而在农名运动中,打倒土豪劣绅,一切权利归于农会则成了最主要的诉求。通过消灭农村的封建地主,农会成了农村的最高独裁机构,而中地主,富农和中农此时则想加入农会,依附在权利机构之下。

其次,“革命不是请客吃饭,不是做文章,不是绘画绣花,不能那样雅致,那样从容不迫,文质彬彬,那样温良恭俭让。革命时暴动,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。”封建势力是会反扑是会死灰复燃的,如果不能根除并保持一段时间的集权恐怖,那革命果实是不可能留存,这在历来的革命过程中都有真实的例证。

而农民中又分为富农,中农和贫农,分别占农民比例的10%,20%和70%,其中贫农则是革命的主要力量,农会的领导大部分都是贫农。

之后毛总结了农民运动中的十四件大事。这十四件事总体来说就是通过农会这个政治实体,打击封建势力,解除了封建势力的武装,建立了农民武装力量。其次,就是从政权,族权,神权和夫权中解放人民。在这里,毛说破除封建迷信将会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胜利后的自然结果,人民将会自发地去破除封建迷信,而无需他人越俎代庖。从现在来看,可以说有点过于乐观,迷信或许并不是经济发展所能自然解决的问题。

农会还通过禁令来保证自己的先进性,在组织内废除一切封建势力的残余。同时,兴办学校,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也是农会正在开展的运动之一。此外,农会还建立了合作社并组织修路。

从这篇报告来看,农会在湖南建立了一个准军事政治力量。这个力量斗争对象是地主,宗族的封建势力。从革命意义上来说,是无产阶级的进步力量,是打倒封建主义的先遣队,是和地主宗族势不两立的存在。

后记

从革命的角度来看,农会做得是不是过分?其实并不过分,改良主义和渐进主义是不是能代替革命?或许能,但从社会发展上来说,中国没有从文艺复兴到资产阶级革命的积累,封建势力根深蒂固,不诉诸于革命将会是一个漫长且不明朗的过程。

而参考日本的例子则需要强大且进步的神权和王权来作支撑,这在共产主义兴起的1927年,是否晚了一些呢?

—— Kimi641 后记于 2018.06